《大明小户女》
《大明小户女》小说免费阅读
即便这老妇人不是杨孺人谈允贤,妙真也拿了自己的钱置办了几尺鲜亮的缎子和礼物,到时候去陶家送给茹氏的心腹,让她帮忙也可。
她们这些人说一句,顶别人说十句。
夏天天热,家里中午吃饭,早晚都是吃稀的。晚饭厨房做的是黄豆面,就着一碟黄瓜丝和卤肉,一家人吃的酣畅淋漓的。
饭后,徐二鹏却说起了一件事情:“今儿三弟来店里找我,说大哥写信来,让我们两家各自凑一百两给他,否则就大祸临头了。我看了那信,是大哥的笔迹,字迹工整,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?应该没被人勒索吧。”
“那怎么是好?”梅氏可不愿意拿钱给这位大哥子,自家存点钱多不容易,女儿马上十二了,再过一年就到了说亲的年纪,若无厚奁,只能低嫁。
徐二鹏呷了一口茶道:“我让人请了嫂子的亲叔叔过来,问他们家可否知晓大哥的情况,他们似乎也不太清楚。所以,我想先寄信去问问情况,这信就寄去他金陵的那位朋友,若不好,让他报官。”
什么兄友弟恭,徐二鹏不在意这些,他生的绵胖,却不是心肠软的人。在他看来,兄弟们自立门户好些年,大哥当年可是拿了人家上千两的银子,还不提家里供的钱,却一文也不出,去年避雨在自家住了快一旬,请他的朋友好酒好菜,却不提请自家吃一顿。
说他狠心也罢,他不愿意拿钱出来,大不了帮他报官,贡生打官司,朝廷还会不受理吗?
妙真想起她那位大姐姐妙云,暗叹大伯父不会过日子,童盼儿的爹也只是个监生,因在本府谋得差事,把童盼儿许给做官的人家。而大伯母拼命培养大姐姐,俨然比那些大家闺秀学的还多,却过的居无定所。
然而此事也只是感叹一番。
八月底,妙真听说谈允贤到了陶家,才往茹氏的大妈妈那里送了几尺缎子和两锡瓶三百酒来,这位大妈妈原本是茹氏的丫头,一辈子未出嫁。平日茹氏忙着出诊,况且和婆婆关系也不好,家中大小事务皆是她料理。
这人行事并不小家子气,又公平,对人能帮则帮,在陶家地位不一般。
最厉害的是茹氏和婆母不和,她却居中和两边关系都好。
大妈妈只是笑:“不年不节的,小姐拿这个来做什么。”
“平日您多照顾我,我拿这些来也是应该的。”妙真先不说明来意。
大妈妈见是三白酒,还是用锡瓶装的,可见名贵,又见有下酒的烧鸡、蹄髈、果脯、干果等等一个食盒,只是推辞,妙真勉强再三她才收下。
偏妙真送完也就走了,到了次日过来帮忙拈带骨鲍螺时,正好在这里见到了之前见的那老妇人,自己还真是有些运道,竟然遇到了谈允贤。
茹氏连忙介绍道:“姑母,这是我的弟子。”
妙真连忙行礼,谈允贤则笑道:“我已经在荷花荡见过她了。”说罢,又把那日见到她替梢婆艾灸开方子的事情说了。
茹氏虽然当初收妙真时,问她怕不怕针,但实际上茹氏主要以女科辨证为主,直接开方,有针灸但是不多。
不过,她还是教了妙真怎么下针的一些基本知识。
又听妙真道:“杨孺人过誉了,我也不过是勉力一试,哪里当得上您和我师傅这样的方家称赞。”
谈允贤笑而不语。
妙真也不多话,只见茹氏吩咐道:“再过三日,你再来做些,到时候劳烦你了。”
“师父有事,弟子自然要服其劳。”妙真道。
茹氏则对妙真道:“你可知这位是谁?”
见妙真摇头,又道:“我这位姑母可是进宫为皇后宫妃看过病,深受信任,你若有不懂的,尽管请教。”
这是一句客气话,妙真却道:“弟子一定会的。”
当日下半晌,妙真专门“偶遇”了大妈妈,大妈妈知晓她之前送了厚礼,今日见她又用包袱包着几双松江的墩布袜来。
“那位杨孺人不知道在这里住多久呢?”妙真问起。
大妈妈道:“她老人家儿子孙子都没有,虽然有三个女儿,但都出嫁了,我们太太想留她老人家多住些日子。”
“大妈妈,这位杨孺人的医术真的有师父说的这么好吗?”妙真问起。
大妈妈点头:“那还用说,说句不该的话,咱们太太都不及她多矣。”
“若是能让她老人家指点我些就好了,只是我没那个面子,也不好说。”妙真故作苦恼。
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大妈妈之前就收下了她的东西,当然接话道:“这有什么,小姐只管去请教,太太那里不会说什么的,就是说什么,也有我呢。”
妙真要的就是这话,连忙道:“既然这样,我就多谢妈妈了,那带骨鲍螺还有一碟,等会儿我给您送过去。”
她还得循序渐进,不能够一蹴而就。
就这般次日一早,她先到茹氏这里之后,就去请教谈允贤有关针灸之事。她在现代就有针推的基本功,现在只是要有个名气,就比如她日后就能在外说是谈允贤指导自己针灸,别人便不会质疑她。
她来的时候,谈允贤早就起来了,正在院子里打五禽戏,见到妙真过来,笑道:“小姑娘,你找我做什么?”
“我是想来请教您,尤其是关于灸法的。”妙真诚恳道。
谈允贤莞尔一笑:“说起来我们也是有缘分,如今我的年纪大了,记性比之以前也没那么好了。凡事返璞归真,你把《灵枢》翻来覆去的看,错不了的。”
妙真听了微微颔首。
谈允贤又拿着汗巾擦汗,让妙真随她一道进去,并不问她针灸的事情,只问她家里的情况。妙真如实答道:“我爹是本府生员,后来无心仕途,遂开了一间书坊。因我母亲生弟弟时,请的医婆大字不识一个,只知道胡乱针灸,爹爹就让我学些医术,将来能替家里人看病,只是慢慢的,我竟然喜欢上医术了。”
“嗯,你父亲有先见之明。只你有读书吗?”
“有,从六岁开始读书,一直到去年年底,读了五年。”
谈允贤这才点头:“咱们女子学医不容易,要和那些医婆区别开,须得给人看病慎之又慎,最重要的是要辨证准确。我只在这里待半个月,半个月后,我就回无锡去,你早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